情緒是湧動的能量,感受只是靜靜的承受。
有時,強烈的情緒表現,只是為了掩蓋真正的感受,因為那是個不舒服的感覺,人格不想去感覺,寧可演情緒戲。
“氣死我了,他怎麼可以這樣,害我這麼生氣。”這裡先是和情緒認同,把自己等同於氣憤,然後怪罪別人,把這情緒的責任丟給別人。
走療癒過程時,先要有個觀照者,觀照自己有個情緒能量(氣憤悲傷沮喪等)升起,接納它,承認它,但不等同於它。同時為自己的情緒負責,不要求別人來為你解除它。
只是靜觀著,這情緒能量就會完整的形成並漸漸消失。如果還無法靜觀,讓它發洩也無妨,但不是對別人亂丟,而是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空間發洩。
我曾經一人狂吼到嗓子破掉,狂捶到手痛而麻,然後伏地痛哭,當這些情緒能量散盡,壓在最底層的感受慢慢浮上來,那是一種無力感。不論付出多少真心,沒有人理解,在小我統治的世界,我就像個天真的白痴,只是個笑話,而我無力去改變這個現實。(信念)
感受著這無力感,靜靜的和它一起。良久後,心中卻是澄明寧和,明了現況,也明了自己仍然會再起身,再繼續行所當行,不論他人如何看待,如何反應。
動盪的情緒是線索,引領我們到達真正的感受,看到自己的信念。我們不必壓抑和否認情緒,但也不是放縱在情緒風暴裡耗盡能量,卻沒有觀照。
心君作主,讓過往小我主政時的信念和情緒傷痛浮現曝光,在愛與寬恕中得到療癒。
中心無主,只會被植入信念和情緒風暴牽著跑,繼續被小我統治。
小我意識和心靈意識是不同層級的頻率,即將分流而進入不同實相。
選擇進入心靈意識階段的,必是重新找回自己的感覺/感受,然後才能通達心靈。直覺的心才是門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